关中平原城市群迎来新发展!到2025年,要达到这些目标→

西安发布   2023-08-19 15:49:07

18日,来自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杨凌示范区、商洛、运城、临汾、天水、平凉、庆阳等12个关中平原城市群成员城市(区)和延安、三门峡2个观察员城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聚首西安,召开城市群市长联席会议。

会议旨在加强各市(区)间对接,健全协同发展机制,共同探讨城市群合作与发展事宜,共促城市群加快高质量发展。

会上,发布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助力城市群发展能级实现新跃升,区域一体化水平再迈新台阶。


(资料图)

《行动计划》指出,未来三年,各成员城市将在深化对外开放、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开放共享等领域加强合作共建。

目标

到2025年,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明显提升,“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活力、经济实力、辐射能力大幅提升,区域联动发展态势日趋显现,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公积金

成员城市(区)实行缴存信息互认,共享购房贷款权益。支持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在非缴存地城市(区)购买自住住房。

科技

发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各方合作探索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推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开放共享,共建共用科技专家资源库、仪器设备等。

商务

遇到突发状况发出支援请求时,其余各方尽力支持,组织本地区保供企业向其调运所需物资;加强日常产销合作,积极拓宽14个市(区)日常保供渠道和方式。

城市群建设各项工作务实推进

会上发布了《关中平原城市群5周年发展纪实与展望》,展示了5年来城市群不断协同发展的丰硕成果。

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实施以来,城市群各成员城市联合建立常态化协商机制,不断落实细化各项任务举措,城市群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如今的关中平原城市群,立体交通运输网基本形成,产业基础不断夯实,绿色发展初见成效,向西开放战略支点作用日益突显。2022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常住人口逾4000万,地区生产总值超3万亿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群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的独特战略地位愈发显现。

积极融群入圈

区域联动发展

5年前播撒的城市群协同发展“种子”,已在各个城市破芽吐绿。

“我们紧盯多次联席会确定事项,加强主动对接,深化务实合作,城市群建设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天水市政府主要领导表示。近年来,天水不断提高城市群快速通达水平,纵深推进“强工业”行动,支持市内高校、企业与西安市开展“校校(校企)合作”,与西安协同开发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梳理完成44项跨省通办事项,提升了城市群政务服务通畅率。平凉持续提升东进西出、货运通达、陆海通关能力,推动区位优势变革重塑。在西安辐射带动下,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材料和零部件制造、动力电池等产业链条,更好融入城市群产业生态矩阵。

强链补链

凝聚一体化发展合力

会上,各市(区)政府(管委会)负责人畅所欲言,为城市群更好发展建言献策。

临汾将加快建设连通临汾与陕甘两地的综合交通设施,围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链,与兄弟城市共同延链补链强链。系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等示范工程,全力打造沿黄生态新廊道。

“我们要共同制定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立产业转移一站式服务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同时,要制定跨区域合作计划,不断提升合作能级,凝聚一体化发展合力。”运城市政府主要领导表示。

共建高品质城市群生活圈

咸阳建议,要协同推进区域内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跨区域协同,加快构建西安龙头引领、节点城市协同、园区承接的格局。

渭南建议,推动乳制品、增材制造、氢能等优势产业融入都市圈产业链。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实现“西安需要、渭南保障”。

庆阳建议,要共建共享航空货运支线,实现与西安、延安国家物流枢纽的大联通。借力陕西能源企业优势,开展“一区多园”“飞地园区”等合作。

探讨合作事宜

共议发展大势

思想交流催生新思路,共谋发展携手新合作。

会议还举行了城市群文旅联盟签约仪式、住房公积金协同发展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详情:最新!西安等14城市,将实现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

与会的200多位嘉宾在城市群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分会、促进消费恢复发展与生活必需品联保联供交流座谈会、文旅融合发展分会、住房公积金协同发展分会等平行分会上细化合作事项,共议发展大势。

展望2035年,一个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彰显中华文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将全面建成。

随着14个市(区)携手并进,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有效构建,面向“一带一路”的立体化国际大通道畅行无阻,向西开放战略支点作用有效发挥,东西互动、南北协同、引领西北、服务全国的开发开放格局浑然天成,开放型经济向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迈进的、充满勃勃生机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将带给我们更多欣喜。

《关中平原城市群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签约市(区)可共享

“科学家+工程师”

为加快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科技创新发展,8月18日,关中平原城市群市长联席会-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分会在西咸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秦创原促进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以及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杨凌示范区、商洛、运城、临汾、天水、平凉、庆阳、延安、三门峡14个市(区)科技管理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与会的14个关中平原城市群成员、观察员市(区)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联合签署《关中平原城市群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将发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各方合作探索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推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开放共享,共建共用科技专家资源库、仪器设备等。支持各市(区)接入西安科技创新网络信息平台,发布、对接科技成果等,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支持各市(区)在西安建设飞地孵化器、研发分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共享西安“双中心”及“秦创原”政策。

强化技术协同攻关,各市(区)结合各自科技、产业优势,探索联合共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加强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先进技术应用。

各市(区)联合建设壮大技术转移人才和服务机构,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举办技术经理人(科技经纪人)培训、产学研金协同创新等活动。各市(区)支持高新区、经开区等重点经济承载区加强合作互动,发挥市(区)政策叠加优势,实现政策联动、产业联动、创新联动。

支持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才跨市(区)开展业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基金、风投、银行等投融资机构在各市(区)设立分支机构,为企业提供投融资及上市辅导服务。

支持各市(区)互设人才工作站,共建共享“科学家+工程师”、创业导师等队伍,加强科创人才引育交流。探索建立区域科技创新协同会商机制,协商议定重大合作事项,推进落实重点任务。鼓励各市(区)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交流互访活动。

14个市(区)商务部门签署协议

推动形成区域消费

与生活必需品

联保联供发展新格局

8月18日下午,关中平原城市群促进消费恢复发展与生活必需品联保联供交流座谈分会在西安召开。

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杨凌示范区、商洛、运城、临汾、天水、平凉、庆阳、延安、三门峡等14个市(区)商务部门共同签署《应急突发条件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商贸流通领域生活必需品联保联供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建立商务部门生活必需品领域联保联供协作体系,推动形成区域消费与生活必需品联保联供发展新格局,以更好发挥关中平原城市群对西北地区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

为提升应急突发条件下商贸流通领域生活必需品保供能力,建立应急保障协作响应机制,维护生活必需品市场正常运转和供应,14个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共同签署了《应急突发条件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商贸流通领域生活必需品联保联供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要建立14个市(区)商务部门保供人员工作群和通信录,建立日常联系机制,遇到突发状况发出支援请求时,其余各方尽力支持,组织本地区保供企业向其调运所需物资;

加强日常产销合作,积极拓宽14个市(区)日常保供渠道和方式;

共享市场监测预警分析,强化运输服务保障,建立商务对接机制,形成长期稳定、务实有效、互惠共赢的合作关系。

来源:西安晚报丨编辑:答案丨校对:张立丨审核:陈颖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编:王远之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