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华网北京8月4日电4日,由新华网、国际大洋发现计划中国办公室、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地质博物馆、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新华网科普事业部联合策划的“解密岩芯探秘地球”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第395航次“船-岸连线”科普直播活动在山西省地质博物馆举办,新华网科普频道同步进行直播,直播在线观看超过40万人次。
大洋钻探是我们认识海洋的重要手段,岩芯则是海洋科学家进行海洋学研究的重要材料。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展以来,大洋钻探好像一架从海底打入地球内部的“潜望镜”,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2023年6月,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第395航次向雷克雅尼斯海岭出发,并在其以东钻探五个站位,获取沉积物和130米的火成岩基底。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特聘研究员吴涛参与本航次的科考任务。“岩芯是通过大洋钻探获得的深海沉积物和基岩柱状样品。就像人类使用文字记录历史一样,地球的历史是由这些岩芯记录,科学家所要做的就是把里面的信息破译出来。”吴涛用生动的语言向现场100余位中小学生及线上网友,讲述了本次科考任务、目标、成果以及科学家生活等内容。
我国自1998年加入“国际大洋发现计划”以来,IODP中国办公室持续鼓励参加各航次的中国科学家,在科考过程中多参与科普活动。新华网科普频道联合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等单位,组织各地学生参与视频连线,让青少年们通过网络“登上”科考船,了解了岩芯从海底到实验室的过程,对船上专家们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更多的认识,科学探索的种子也将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据悉,山西省地质博物馆作为本次直播的线下会场,在历经近5个月的提升改造后,于今年7月1日正式恢复对公众开放。近年来山西省地质博物馆充分发挥了地学研究基地、科普殿堂的作用,致力于通过多种形式推广和宣传地学文化,普及自然资源知识。
(来源:新华网)